山東亮化工程:山東原實科技的全域賦能與標桿實踐
山東亮化工程:山東原實科技的全域賦能與標桿實踐
一、工程總覽與企業核心定位
山東省以 “文化鑄魂、科技賦能、生態優先、全域提質” 為亮化建設總綱,構建 “省會引領、沿海示范、內陸煥新” 的三級發展體系,覆蓋濟南 CBD、濱州黃河樓、淄博周村古商城等 50 余個核心片區及 200 余條主次干道。山東原實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作為省內夜景亮化工程本地企業,深度契合各地 “一地一特色” 的建設需求,憑借 “定制化設計、智能化技術、全周期服務” 全鏈條能力,參與 13 地市核心項目建設,成為推動山東亮化從 “點亮” 向 “點亮品質” 升級的關鍵力量。
二、原實科技全省標桿項目矩陣
(一)省會核心區:濟南 “泉城夜宴” 的光影基石
作為濟南亮化工程核心承建方,原實科技打造 “泉、古、新” 融合的夜景范本:
1. CBD 智慧光網:為 12 棟超高層建筑打造 “五岳之光” 聯動燈光秀,地標 “山鼎” 以金色光帶勾勒山形輪廓,配套自主研發的智慧管控平臺,實現節假日 “泉水涌動” 與平日節能模式智能切換,項目斬獲中照照明獎一等獎。
2. 明府城泉脈活化:對王府池子、西更道街實施 “微光賦能”,定制 3000K 暖光模擬月光映水效果,增設 26 盞嵌有泉文化紋樣的防眩光路燈,亮燈后五一假期游客量同比增長 210%。
(二)魯北文化帶:濱州 “心安夜景” 的品質擔當
深度響應濱州 “點線面融合” 規劃,原實科技打造文化與民生雙優工程:
3. 黃河樓非遺光影:采用 “輪廓勾勒 + 3D 映射” 技術,樓體投射黃河文化、孫子文化符號,配套 “百家言福” 燈籠長廊與互動光影森林,亮燈后景區夜游收入占比提升至 42%。
4. 民生照明提質:完成 3736 基路燈更新,在 62 處盲區安裝人體感應燈,搭建 “濱州光影云平臺” 監測 1.2 萬 + 燈具,故障響應時間壓縮至 2 小時內,年節約電費超 80 萬元。
(三)魯中產業城:淄博 “齊風夜景” 的活化引擎
契合淄博 “歷史煥新 + 科創賦能” 需求,原實科技打造多元場景標桿:
5. 周村古商城煥新:以 “見光不見燈” 工藝保護明清建筑,設置 “齊商文化投影燈” 等互動設施,亮燈后夜游人次增長 180%,獲評省級夜間文旅消費示范項目。
6. CBD 未來之光:“齊盛塔” 實現 “輪廓燈 + 激光投影” 雙重演繹,搭建融合 AI 算法的智慧平臺,年節約能耗 130 萬度,綢帶公園 8 處 “燈光驛站” 集成便民服務功能。
(四)沿海示范帶:青島、煙臺的海洋風情實踐
針對海洋氣候定制解決方案,打造特色濱海夜景:
7. 青島西海岸廊道:研發 IP68 級防水燈具,用藍白漸變光帶模擬海浪節奏,礁石區埋地燈勾勒海岸線,燈具鹽霧腐蝕防護壽命較行業標準提升 60%。
8. 煙臺蓬萊閣光影:隱藏式投光燈凸顯古建筑肌理,山頂照明塔投射 “海市蜃樓” 特效,推動景區夜游收入占比達 45%。
三、全域技術支撐與服務創新
(一)地域適配型技術體系
1. 定制化產品研發:針對沿海鹽霧氣候開發鈦合金燈具,為工業城市打造耐高溫抗粉塵 LED,為歷史建筑定制無紫外線光源,獲 3 項實用新型專利。
2. 智能管控升級:構建 “齊魯光影云” 總平臺,接入全省 11 地市項目數據,通過 AI 算法實現人流密度聯動調光、故障自動預警,運維效率提升 70%。
3. 精準施工保障:采用無人機三維建模與激光校準技術,在古建筑群施工中實現光束投射誤差≤0.5°,文物保護達標率 100%。
(二)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
延續 “光影管家” 體系,提供前期三維方案設計、施工分層管控、交付后三年質保服務,涵蓋季度巡檢、節日光效更新等增值內容。2025 年春節期間,3 天內完成濟南、濱州、淄博 12 處節點燈組升級,保障超 200 萬人次賞燈體驗,客戶復購率達 98%。
四、工程價值與行業影響
原實科技以 “一地一方案” 的定制化實踐,重塑山東亮化三重價值:文化上,活化泉文化、齊文化等地域 IP,實現 “一景一文化符號”;經濟上,激活夜間消費場景,累計帶動增收超 20 億元;技術上,形成適配山東多元氣候與場景的照明標準,其跨地市實踐成為全國城市亮化全域升級的 “齊魯范本”。